董宇辉和东方甄选的分手,成了2024年商业圈的一颗“定时炸弹”。简单来说,董宇辉离开后,东方甄选的日子很不好过,从赚钱变亏损,半年时间亏了将近1个亿。这一消息一出,直接引爆了股民和网友们的情绪。人们不禁想问:董宇辉不是和东方甄选“和平分手”吗?怎么现在的财报看着像是一地鸡毛?
事情的起点要从2024年7月25日说起。在那一天,董宇辉正式和东方甄选分道扬镳,彻底脱离了这家公司。俞敏洪表现得很“大气”,不仅把“与辉同行”这家公司直接送给了董宇辉,还把赚到的利润一并给了他。这个举动当时被不少人称赞,说俞敏洪是个“讲义气的老板”,但半年后的财报却让人有点看不懂了。
根据东方甄选的中期业绩报告(时间截至2024年11月30日),公司收入下滑了9.3%,只剩下22亿,比去年同期少了2亿。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,净亏损达到了9650万,而去年同期是净赚1.61亿。换句话说,一年时间,从赚到亏,差了足足2.5亿。这里面“与辉同行”的“分家”起了关键作用。
具体来说,董宇辉离开后,东方甄选不光失去了“与辉同行”直播间的营收,还因为分派掉所有的剩余未分利润,导致行政开支暴增了180.7%,多支出了2.52亿元。有人算了一笔账,如果没有董宇辉的离开,东方甄选本应该净赚3270万,但现在却亏了将近1个亿,差距非常明显。
不仅如此,董宇辉的离开还直接影响了东方甄选的直播带货业绩。截至2024年11月底,东方甄选的成交额只有48亿,比去年同期少了9亿。抖音已付订单也从5960万降到了刚过5000万。而且这种下滑趋势还在继续,股民们看到这些数据,难免心里犯嘀咕:难道没有董宇辉,东方甄选真的玩不转了吗?
再看俞敏洪这边,他的日子也不好过。新东方在2024年9月至11月期间,尽管营收增长了19.4%,达到10.38亿,但经营利润却下滑了9.8%,只剩下1930万。这还不算,剔除东方甄选的影响后,原本新东方的经营利润能增长102.5%,但现在却被拖了后腿。可以说,董宇辉的离开,不仅让东方甄选伤了筋骨,也让新东方直接被波及。
不过,俞敏洪也提到了一些好消息,比如出国考试和留学咨询业务在2024年9月至11月分别增长了21%和31%。尽管直播带货遇冷,但教育业务似乎又开始回暖。只是这个转型的过程,显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。
从员工人数上看,董宇辉的离开也带走了一部分团队。截至2024年11月底,东方甄选团队总人数为1733人,比当年5月少了150人。虽然人均创收依然很高,但失去了一些核心人才,显然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。
总的来说,董宇辉的“单飞”,对东方甄选和新东方的影响肉眼可见。如今,不少人都在讨论,俞敏洪的这次“大方”到底是“真大方”还是“假聪明”?
如今的东方甄选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调整期。从2024年下半年到现在,公司不仅在业绩上出现了大额亏损,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。以抖音带货为例,成交额和订单数量都出现了明显下滑。与此同时,公司为了“分家”付出的成本也相当高昂,直接导致行政开支暴涨。
不过值得一提的是,东方甄选也在尝试通过其他方式寻找突破,比如推出APP付费会员服务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11月底,付费会员人数从12万增长到了23万,每年199元的年费可以用来换购物折扣和优惠券。这种模式虽然看似不起眼,但也算是一种新的尝试。
至于未来,东方甄选能否摆脱对大主播的依赖,找到更稳定的盈利模式,还需要时间去检验。
董宇辉的离开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:明星主播对一家直播电商公司的影响到底有多大?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东方甄选显然在业务上过于依赖董宇辉,他的离开直接导致了营收和利润的双重下滑。
另外,俞敏洪的“慷慨”也值得推敲。虽然送走董宇辉看似是“轻装上阵”,但实际上却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。这种短期的亏损能否换来长期的稳定发展,还需要时间去证明。
或许,这件事也给其他公司提了个醒:无论是直播电商还是其他领域,过度依赖个体的成功模式,风险总是存在的。
【网友热议】
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,大家的观点也是五花八门。
有网友说:“当初俞敏洪把与辉同行送出去的时候,我就觉得不靠谱。果然,现在的财报就是最好的证明。”
还有人表示:“董宇辉是个好主播,但再好的主播也不能成为公司业绩的唯一支柱。东方甄选现在的情况,更多是管理问题。”
一位自称资深股民的网友调侃道:“亏掉1个亿,这个锅谁来背?股民要哭了,俞敏洪估计也睡不着觉。”
也有人为俞敏洪辩解:“说到底,俞敏洪也是为了让董宇辉轻松一点。与辉同行能做成这样,离不开俞敏洪的支持。”
最后,一位网友总结道:“直播带货的风口已经过去了。现在大家都在拼教育、拼服务,东方甄选再不转型,真就凉了。”
看来,网友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各有不同,但大部分人对东方甄选的未来还是充满了担忧。
看完这些,不禁让人感慨,俞敏洪这次的“大方”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。董宇辉离开后,东方甄选的业务明显受到了冲击,可见当初的“分家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。
公司靠人气主播撑起来的模式,真的能长久吗?亏损1个亿的代价,换来的只是一个“轻装上阵”的口号,值不值?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最后,我想问一句:董宇辉的离开,真的是东方甄选亏损的唯一原因吗?公司的管理层有没有在主播之外,找到稳定发展的方向?如果未来再出现一个“董宇辉”,俞敏洪还会像这次一样选择“放手”吗?
说到底,直播带货的风口已经过去,靠短期红利支撑的模式还能走多远?这一次的亏损,或许只是个开始。你怎么看?欢迎留下你的观点。